什么是高壓電纜頭熒光光纖測溫?
高壓電纜頭熒光光纖測溫是一種先進的、專為高壓電纜終端和中間接頭(統稱為電纜頭)設計的在線溫度監測系統。它利用熒光光纖這一特殊傳感技術,對運行中的高壓電纜連接點的核心溫度進行實時、精確的測量。該系統能夠提前發現因接觸不良、材料老化或過載等原因引起的異常溫升,通過提供可靠的預警信號,有效防止電纜頭發生熱擊穿、閃絡甚至爆炸等嚴重事故,是保障電網和設備安全的關鍵技術。
為什么電纜頭的溫度監測至關重要?
高壓電纜頭是整個電纜線路中的薄弱環節。其制作工藝復雜,受人為因素和運行環境影響大,是故障的高發點。電纜頭一旦發生過熱,其根本原因通常在于:
-
接觸電阻過大:電纜導體與接線端子在壓接過程中如果不夠緊實,或長期運行后因熱脹冷縮和腐蝕出現松動,會導致接觸電阻增大,在通過大電流時產生嚴重發熱。
-
絕緣老化:持續的過熱會急劇加速電纜頭內部絕緣材料的老化,使其絕緣性能下降,最終導致熱擊穿。
-
外部環境影響:長期的日曬雨淋、污穢腐蝕等也會加劇電纜頭的老化和接觸點的劣化。
這些問題引發的異常溫升是隱蔽且危險的,傳統的巡檢方式(如紅外測溫)難以準確捕捉。一旦溫度失控,極易引發相間短路、接地故障,甚至導致設備損毀和大面積停電。
熒光光纖測溫是如何實現精確測量的?
熒光光纖測溫技術的工作原理基于特定稀土材料的感溫熒光特性,整個過程不涉及任何電信號,因此具有本質上的電氣安全性。
-
傳感探頭:系統的核心是一個微小的傳感探頭,其尖端涂有特殊的熒光感溫材料。該探頭通過一根光纖連接到遠端的測溫主機。安裝時,探頭被直接固定在電纜頭最需要監測的金屬連接部位。
-
測溫過程:測溫主機發出一束特定波長的光脈沖,通過光纖傳輸到傳感探頭。探頭上的熒光材料受到激勵后會發出熒光。當激勵光停止后,熒光的衰減時間與探頭所處位置的溫度存在著精確、穩定的物理對應關系。
-
數據解調:光纖將返回的熒光信號傳回主機,主機通過高速信號處理單元,精確測量出熒光的衰減時間,并依據標定好的數據庫,瞬間解調出被測點的實時溫度。
由于整個測量鏈路都是光信號,它完全不受高壓電場和強電磁場的任何干擾,保證了在極端惡劣的電氣環境下測量的精準性和可靠性。
該技術具備哪些獨特優勢?
相比于紅外熱像儀等傳統測溫手段,熒光光纖技術在高壓電纜頭測溫應用中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:
-
本質安全,電絕緣性高:傳感器和光纖均為非金屬材料,絕緣性能極佳,可直接接觸高壓帶電體,無任何電氣風險。
-
抗電磁干擾(EMI):完全免疫于變電站等場所的強電磁干擾,測量數據穩定可靠。
-
測溫精準,響應迅速:直接接觸式測量,反映的是接觸點的核心溫度,而非表面溫度,精度高(可達±1℃),響應速度快。
-
長期穩定,免維護:傳感器材料性能穩定,耐老化、耐腐蝕,一次安裝后可長期可靠運行,基本無需維護。
-
安裝靈活,適應性強:傳感器體積小、重量輕,無論是新建還是改造項目,均可方便地安裝在空間狹小的電纜頭上。
常見問題解答 (FAQ)
問:熒光光纖測溫與紅外測溫有什么根本區別?
答:根本區別在于測量方式和抗干擾能力。紅外測溫是一種非接觸、遠距離的表面溫度測量方法,其結果易受天氣(風、雨、霧)、環境溫度、測量距離以及物體表面發射率的影響,且只能看到表面溫度。而熒光光纖是接觸式測量,直接獲取導體連接點的核心溫度,不受任何環境和電磁干擾,數據更為真實、可靠。
問:在已投運的電纜頭上可以加裝這套系統嗎?
答:可以。針對已運行的電纜頭,可以在停電檢修時進行加裝。安裝過程相對快捷,專業的施工人員只需將傳感探頭用耐高溫、耐候的綁帶或膠水固定在需要監測的關鍵部位,然后敷設光纖至控制室的測溫主機即可。
問:一套測溫主機可以監測多少個點?
答:這取決于主機的型號。通常,一臺測溫主機擁有多個通道(如4通道、8通道、16通道甚至更多),每個通道可以連接一個傳感探頭。因此,一臺主機可以同時監測多個電纜頭,或一個電纜頭的多個關鍵點(例如A、B、C三相),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。
問:這套系統的報警溫度一般設置在多少度?
答:報警值的設定需要綜合考慮電纜的載流量、絕緣材料的耐熱等級以及相關行業規程。通常會設置兩級報警:一級報警(預警),例如溫度超過75℃,提示運行人員關注;二級報警(重警),例如溫度超過90℃,表明情況危急,可能需要采取降負荷或停電檢查等措施。具體的數值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定。